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毛泽东诗词读后感范文汇总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毛泽东诗词读后感
在我心中,毛泽东不但是一个受万人敬仰的领袖,更是一个胸怀宽广的诗人。
最早接触毛泽东诗词是在小学五年级的书本上,一首七言律诗《七律·长征》现在吟起来还是朗朗上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用简短的五十六个字,叙述了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这无疑不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毛泽东的诗词大多以豪迈见长,这与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有所不同,苏轼、辛弃疾的诗词虽是豪放但又不免伤感,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豪放,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国神游,多情因笑我,早生华发人如梦,一尊还江月。”“多情”后几句虽表达的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而毛泽东的诗词确是豪放而乐观的,是积极向上的,读过他的诗词之后,让人感到荡气回肠,似乎爬上了更高的树,看得更远了,这种“安得倚天抽宝剑”的气魄更是无可比拟的"。
他的另一首《沁园春·雪》读后令人回味无穷,词的上阙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怎样的一个境界啊!而下阙的气势更加磅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诗写出了新的时代革命英雄们敢于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敢于创作更加伟大的业绩,这是毛泽东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突出了毛泽东宽阔的胸怀,豪迈的情感,远大的抱负和对人生的自信。
毛泽东,作为一个时代的伟人,值得人们万分敬仰,作为一个诗人,更是令人无比怀念。
【篇二】毛泽东诗词读后感
毛泽东的诗词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其作品给人一种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感觉,其挥写的常常是万里江山,千军万马的宏伟场面。“一代风流的一代绝唱,壮丽国度的壮丽诗篇”,曾经有人如此评价过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我在读过毛主席的诗词后,对毛主席的了解更深,不仅仅是以前脑海中神圣领袖、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的形象,而是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的睿智和他伟大的人格魅力、诗人魅力。
在《毛泽东诗词》中,不仅“久有凌云志,重在井冈山”“不到长城非好汉”“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些历览名山大川的感慨;更有?“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这些对于中国经历磨难的深刻感悟。“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枝头俏”“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它们表现了毛主席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除了这种慷慨激昂,毛主席诗词还有“挥手从兹去”的离情别意,“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款款深情,以及“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殷切勉励,使我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浪漫主义色彩。
今天的我们,在领略过毛主席的气概之后,我知道了在那个年代的艰辛,知道了战斗的残酷,知道了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习、探索、钻研要有坚强的意志,与困难作斗争。须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只有努力,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篇三】毛泽东诗词读后感
诗歌言志,翰墨寄情。优秀的文艺作品大都关注时代、关切人民。毛泽东同志坚定的人民立场、鲜明的人民观点、厚重的人民情怀,不仅体现在他毕生的革命实践中,更浓缩在他“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的诗词之中。
分田分地真忙
1910年秋天,17岁的毛泽东留下一首诗,夹在父亲的账簿里,踏上救国救民的漫漫征途:“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追求真理、改变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壮志豪情喷涌而出。
土地是人民的饭碗。在封建土地制度延续的几千年里,劳苦大众从未真正成为脚下土地的主人。
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发刊词中指出:“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1927年在醴陵考察期间,他提出,要彻底解决土地问题,重新丈量后,把地主土地收集再重分。同年9月,在湘赣边界稻菽千重浪的丰收时节,毛泽东发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举行秋收起义,拿起枪杆子要做土地的主人。起义部队没有沿用国民革命军番号,而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毛泽东特作《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正如所言,秋收起义如一声霹雳,在中国大地拉开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从“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的黄洋界保卫战,到“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反“三省会剿”;从“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的第一次反“围剿”,到“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的第二次反“围剿”,都是为了人民梦寐以求的一刻:“分田分地真忙。”
湖南的星星之火,后来逐渐在中华大地成燎原之势。1947年,中共中央工委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同年9月10日,哈尔滨市顾乡区靠山屯的百姓给毛泽东写信:“毛主席呀,没有您我们真得饿死了。这回我们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都有吃有穿,也都抱团了……”字里行间洋溢着翻身农民获得土地后的喜悦以及对共产党、毛主席的无比感激之情。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共产党和人民心连心,人民领袖爱人民。在毛泽东心目中,分量最重和最牵挂的始终是人民。1925年初,毛泽东自上海中央机关回韶山,一边养病,一边从事农民运动。8月,他避开军阀追捕,秘密到达长沙。深秋时节,重游岳麓山、橘子洲,他独立湘江岸边,“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忆往昔峥嵘岁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联想到人民仍处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重压之下,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发出惊人一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忧国忧民之情激荡在岳麓山间、萦绕于橘子洲头。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当年秋,在红四军攻占上杭之后,有感于闽西工农武装割据的一片大好形势,毛泽东写下《清平乐·蒋桂战争》,开篇道出“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鞭笞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在瑞金沙洲坝期间,毛泽东住房外是条道路,了解到夜晚群众路过这里,因为夜黑不便,于是让人在靠路一面墙上开个窗户,以便让灯光从窗口照到路上。“打开一扇窗,照亮一片心。”乡亲们说,“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
在延安,毛泽东得知侯家沟有两个村妇女不能生育,便找来当地领导,问是不是水有问题,并提议去中央医院把水验一验。当地领导担心这种小事医院不干。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对于共产党人来讲,群众的疾苦可绝不是什么小事。”
新中国成立前,致死率极高的血吸虫病肆虐我国南部及长江沿岸一带。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血吸虫病的预防救治。1956年2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7月1日,毛泽东遥望南天、心潮澎湃,纵笔写下《七律二首·送瘟神》。这一天,正是党的37岁生日。第一首描写血吸虫病造成的悲惨景象:“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第二首描写劳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战胜瘟神、征服自然、建设伟大祖国的景象:“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最后以诙谐口吻追问瘟神归宿:“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是对两首诗的提炼与总括,表明中国人民消灭血吸虫病、驱逐瘟神的坚定信心。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中,广大劳动人民始终处在社会最底层,人格被侮辱、利益被漠视、生命如草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广大劳动人民有了主心骨,有了代言人,有了捍卫者。毛泽东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拥护革命的群众。”这些观点和情愫充盈在他的诗词中。
1928年秋,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毛泽东作《西江月·井冈山》以示庆贺:“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字里行间彰显了对由工农组成的红军官兵的无比信心。“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因为有人民群众这个“铜墙铁壁”,他对胜利成竹在胸。
毛泽东诗词中具有强烈而自觉的人民英雄观。如“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等等,无不显示出对人民群众巨大力量的高度肯定和深情礼赞。
1936年1月26日,毛泽东离开瓦窑堡,率红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2月5日,红军抵达陕北清涧县,当晚下起鹅毛大雪。第二天,毛泽东来到黄河岸边,察看地形敌情。站在白雪皑皑、苍茫辽阔的黄土高原上,眺望巍巍群山,对历史、当下和未来的思悟一起涌上心头,词作《沁园春·雪》喷薄而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都已远去,真正的英雄现在何处?毛泽东直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在词后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正像他指出的那样,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都能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充分证明了毛泽东人民观点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从“百万雄师过大江”“天翻地覆慨而慷”,到“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再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从本质意义上讲,都是人民的胜利,都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所坚持的人民观点的胜利。
【篇四】毛泽东诗词读后感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谁如此自豪地评论美丽的祖国,又是谁谈古论今,品味了五百年来中国的历史,那就是我们心目中最伟大的人物———毛泽东。
为何毛主席能带领红军度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是因为他的自信,他的大器,还有他那鹰击长空的神勇,毛主席一生有许多诗词,使人一读就想象出诗中的意境。诗词中,曾经赞美过祖国,赞美过自然,赞美过感人的革命事迹,我学过很多毛泽东诗词,每次朗诵完后都感慨万分。其中最令我回味的,是一首赞美人民、回味历史的诗——《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句没有给人一点凄凉的感觉,反而让人们感到精神奋发。“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把连绵不断的群山比作银蛇、巨象,气势磅礴,境界雄伟。群山、平原是人民的革命象征,反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不可侮辱的,中国要斗争、要反抗。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句话展示了祖国美好的前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反映了对中国必胜的坚定信念。古代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这些在中国发展中有着丰功伟绩的人,只是凭借武力,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即使威震四方在历史上被称为“天之骄子”的成吉思汗,也不过只会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随着时间车轮的飞转,都成为了过去。真正的英雄,是我们今天的劳动人民!
现在,我们青少年也要像毛主席,像走过长征的老前辈一样,不怕困难,充满自信,把长征,把革命的精神永远传播下去,让世世代代的中华子孙,领会到毛主席那九天揽月的精神,走出辉煌的人生之路!
【篇五】毛泽东诗词读后感
臧克家、李捷同志主编的《毛泽东诗词鉴赏》第二次增订版,最近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早在1990年,臧老约请的50余位专家学者,为已经面世的50首毛泽东诗词撰写评析文章,加上注释文字,出版了《毛泽东诗词鉴赏》第一版。5年后,有6首诗作被发现,刊于报端。于是增添了新的鉴赏文字,命名为增订一版。1996年,中央文献出版社经过艰苦搜索和考订,推出《毛泽东诗词集》,共收入诗词67首。本书编者再度约请专家为新发表的11首撰写文章,于是就有了这本《毛泽东诗词鉴赏》增订二版。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反帝反封建和科学民主的旗帜,掀开了我国历史的崭新一页。但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在勇敢地冲破老八股、老教条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偏激性和片面性。他们在正确地批判封建思想的同时,把一些应当积极继承的好东西也扬弃了。譬如对于中国戏剧,钱玄同等人主张“废唱而归于说白”。对于格律诗,基本上也是采取否定的态度。胡适就认为有绝句和律诗的形式,不可能表现现代人新鲜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五四”运动10年之后,文化界热烈讨论“旧形式的采用”问题。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前进还是倒退?应当说,这是新文化运动的深化。许多新文化工作者从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要使新思想深入到广大群众中去,就要重视对民族传统文艺形式的运用和革新。需要移植西方的对我们有用的艺术形式,但在移植的过程中必须把它们和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结合起来,使它们真正在中国生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指引下,各个艺术门类大体形成了这样的格局:传统艺术形式的推陈出新和外来艺术样式的民族化,二者齐头并进。在戏剧领域中,戏曲和话剧都得到发展;在绘画领域中,国画和油画各领风骚;在音乐领域中,民乐和交响乐、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都得到重视。惟独在诗歌领域中,新体诗和格律诗的关系长期未能得到合理的确认。表达新内容的格律诗是否也是新诗,也是新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到上个世纪末,这个问题才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毛泽东对中华诗词的影响,主要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他酷爱诗词,一生都在读诗、写诗。正因为这样,他对诗词问题十分慎重,生怕因为个人的爱好影响了文艺工作的全局。他从来没有号召过写格律诗。他甚至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样的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其实,任何一种长期积淀的艺术形式,都不易学,掌握得不好,都会束缚人的思想。诗词格律是这样,戏曲程式也是这样。中国文艺中有这种情况,外国文艺中也有这样的情况。毛泽东虽然没有号召写格律诗,但他的创作实践比抽象的号召更有感召力。他以自己成功的创作实践证明了,运用传统诗词的形式,不但可以表现新生活,而且可以很生动、很深刻地表现新生活。写得好,同样可以成为民族艺术的瑰宝,时代精神的丰碑。毛泽东诗词不就是这样的么!新时期以来,诗词创作风起云涌,不但有许多干部、知识分子痴迷于诗词创作,农村的村镇也成立起许多诗社。农民们在工余推敲诗句、作画、练书法,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道靓丽的景观。出现这种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毛泽东诗词的启迪作用是重要原因之一。
人们都说,毛泽东诗词具有前无古人的气魄。它的根源在哪里?在于作者的世界观,在于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是红军时代的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长征时期的毛泽东。“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是晚年的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朝思暮想的是民族的命运,人类的前途。这一切很自然地形诸笔墨,点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就形成了诗中前无古人的气魄。毛泽东不但在表现重大题材的诗章中,甚至在写山川草木的诗章中,也体现出前无古人的气度。像《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诗中的梅花,既是大自然的骄子,也是美好品格的象征。这里,写出了一种全新的人生志向,全新的荣誉观。当争名夺利之风甚嚣尘上的时候,读读这样的诗,是能够帮助人们净化灵魂的。
毛泽东开一代新诗风,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创新家。但他决不是在语言和文体上故作新奇状。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基本上是遵循传统格律进行写作的。特别是收入“正编”的42首,充分体现出作者驾驭诗词格律的圆熟。在毛泽东看来,诗歌的新,首先要新在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上。他善于在朴素、自然的抒情、状物中,给读者带来一派新意。心有所动,情有所涌,提笔一挥,就挥出一片艺术新天地。譬如春光、秋色,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描写它?“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读了《采桑子·重阳》,谁都无法否认,这里展现的是全新的艺术境界,是战士眼中的秋光、新时代创造者眼中的秋光。毛泽东的创新,不是小家碧玉式的,他赋予传统诗词以新时代的内涵,写的是“新的人物,新的世界”,促进传统诗词完成了从表现旧时代到表现新时代的伟大转变。当然,促成这种转变的不仅是毛泽东一个人,但毛泽东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香港诗人刘济昆说:“宋代是‘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今日是凡有华人饮水处,就有毛泽东诗词。”“五四”以来,我国出现了好几位声名贯耳的大诗人,像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艾青、臧克家、田间……若论作品的背诵率和普及率,若论作品对民族精神的影响,恐怕他们中的哪一位也赶不上毛泽东。伟人在世的时候,不赞成人们大张旗鼓地宣扬他的诗词。1960年,周扬在全国第三次文代会上的报告原有一段话论述毛泽东诗词。审阅讲话稿时,毛泽东挥笔把它全部删掉。现在,毛泽东已经逝世27年了,我们应当更冷静、更公正地对待这份宝贵的诗歌遗产。恰在这个时候,《毛泽东诗词鉴赏》增订二版与读者见面了。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提供的不可能是最后的定论,但它对于人们进一步领略和研究毛泽东诗词,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毛泽东诗词读后感范文汇总五篇文章到此结束,字数约8182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门客文学网往后会继续推荐毛泽东诗词读后感范文汇总五篇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