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边坡检查制度
=一、检查内容
边坡管理及检查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
二、检查方法
查阅边坡管理制度及边坡检查记录等。
三、检查依据: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露天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 治的通知》
四、整治重点内容
(三)边坡管理方面。
1.未建立并严格落实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
一、 检查内容、
边坡在线监测系统
二、 检查方法
现场检查。
三、 检查依据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二、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重大事故隐患
(七)边坡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
1.高度 200 米及以上的采场边坡未进行在线监测;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5.2.4.6 高度超过 200m 的露天边坡应进行在线监测, 对承受水压的边坡应进行水压监测。
《 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 的指导意见》(矿安 〔2022〕4 号)
三、严格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七)严格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1. 台阶和边坡。 现状高度 200 米及以上的边坡,应当进 行在线监测。
一、检查内容
边坡在线监测系统运行。
二、检查方法
查阅边坡监测系统历史数据。
三、检查依据: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二、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重大事故隐患
(七)边坡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
3.关闭、破坏监测系统或者隐瞒、篡改、销毁其相关数据、 信息。
一、检查内容
运输和行人的非工作边坡安全检查
二、检查方法
查阅边坡检查记录。
三、检查依据: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5.2.4.6 露天采场工作边坡应每季度检查 1 次,运输或者行人的非工作边坡每半年检查 1 次;边坡出现滑坡或者坍塌迹象时, 应立即停止受影响区域的生产作业,撤出相关人员和设备;采取安全措施。
一、检查内容
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二、检查方法
查阅边坡稳定性分析报告等
三、检查依据: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二、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重大事故隐患
(六)未按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对采场边坡、排土场 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5.2.4.5 矿山应建立健全边坡安全管理和检查制度。每 5 年 至少进行 1 次边坡稳定性分析。
《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
三、严格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七)严格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现状高度 100 米及以上的边坡,应当每年进行一次边坡稳定性分析。
一、 检查内容
边坡滑移情况。
二、检查方法
现场检查。
三、检查依据: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二、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重大事故隐患
(八)边坡出现滑移现象,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
1.边坡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
2.坡体前缘坡脚处出现上隆(凸起)现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
3.位移观测资料显示的水平位移量或者垂直位移量出现加速 变化的趋势。
一、检查内容
边坡加固治理情况
二、检查方法
查看边坡治理方案等资料并现场抽查。
三、检查依据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露天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 治的通知》
四、整治重点内容
(三)边坡管理方面。
3.地质构造发育、存在边坡垮塌风险,未采取加固措施治理边坡;发现边坡变形、滑坡征兆,未制定并实施保证边坡稳定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检查内容
紧急撤离系统
二、检查方法
现场检查。
三、检查依据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露天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 治的通知》
四、整治重点内容
(三)边坡管理方面。
6.未建立紧急撤离预警系统,不能保证预警信息迅速传递到 每名入坑人员。
露天矿边坡、边坡角和边坡事故预防措施
一、概念
露天开采时,通常是把矿岩划成一定厚度的水平层,自上而下逐层开采。这种开采的结果使露天矿场的周边形成阶梯状的台阶,多个台阶组成的斜坡称为露天矿边坡。
露天矿边坡按其在采场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底帮边坡,位于矿体底盘一侧的边坡;顶帮边坡,位于矿体顶盘一侧的边坡;端帮边坡,位于矿体两端部的边坡。
台阶上部水平面称为台阶上部平盘;台阶下部水平面称为台阶下部平盘;上、下平盘之间已采掘暴露部分的倾斜面称为台阶坡面;台阶坡面与下部平盘的夹角称为台阶坡面角;上、下平盘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台阶高度;上部平盘与台阶坡面的交线称为台阶坡顶线;下部平盘与台阶坡面的交线称为台阶坡底线。
露天矿最终边坡:是指已开采结束到达最终境界而留下的台阶所组成的边坡。
最终边坡坡面:是指最终边坡最上部一个台阶的坡顶线和最下部一个非工作台阶的坡底线所形成的假想斜面。
最终边坡角:是指最终边坡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二、边坡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1)合理确定边坡的各项参数。包括台阶高度、台阶宽度、台阶坡面角等。
(2)控制合理的开采高度。各类矿山必须分层、分台阶开采,使较高的台阶分成多个台阶开采,以降低边坡的相对高度,保证边坡稳定。
(3)选择合理的开采顺序和推进方向。在开采过程中要坚持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坚持穿下向孔或倾斜炮孔,杜绝在作业台阶底部进行掏底开采,避免边坡形成伞檐状和空洞。一般情况下应选用从上盘向下盘的采剥推进方向,做到有计划、有条理的开采。
(4)坚持“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方针。虽然剥离废石和表土是一种被动工作,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但是这项工作是为了保证矿山的持续生产和正常生产,更重要的是为了矿山的安全生产。
(5)合理进行爆破作业以减少爆破震动对边坡的影响。由于爆破产生的地震动可以使岩体的节理张开,促使边坡破坏。因此在爆破作业中应注意如下事项:
1)在接近边坡地段尽量不采用大规模的齐发爆破,有条件的可采用微差爆破,并严格控制同时爆破的炸药量。
2)在采场内尽量不用抛掷爆破,应采用松动爆破。这样既可以使爆堆较为集中,防止飞石伤人,也可以减少对边坡的破坏。
3)分层、分台阶开采的矿山,在接近最终边坡地段时应使用预裂爆破、减震爆破、缓冲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
三、边坡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边坡管理和检查制度,当发现边坡上有裂隙,可能滑坡、有大块浮石及“伞檐”悬在上部时,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处理时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受到威胁的作业人员和设备要撤到安全地点。
(2)应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工人专门负责边坡的管理工作,及时清除隐患,在雨季应加强对边坡、采场的检查,发现边坡有塌滑征兆时及时要求停止采剥作业,撤出人员和设备,并向矿山负责人报告。
(3)设立专门观测点,定期观测记录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
(4)遇有岩层内倾于采场,且边坡角大于岩层倾角;或有多组节理、裂隙结合的结构面内倾于采场;或有较大岩体结构弱面切割边坡,构成不稳定的楔形体情况的矿山,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5)应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开采,各作业水平台阶应保持一定的超前距离,严禁从下部分段掏采,采剥工作禁止形成伞檐、空洞等。
(6)爆破完毕后,必须及时自上而下清撬危石、浮石。未清除前其下方不得生产。禁止的悬崖陡壁的危险处作业。禁止人员在边坡底部休息和停留。
(7)在开采过程中,根据揭露的边坡岩体情况及时进行平整和刷帮,必要时进行支护。